主页 > 加拿大28微信群 > 国补政策终止原料价格上涨主机厂“压力山大”怎么看?

国补政策终止原料价格上涨主机厂“压力山大”怎么看?

佚名 加拿大28微信群 2022年12月01日

11月23日,比亚迪汽车发布公告称,受国家补贴政策终止、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,调整王朝、远洋、腾势相关新能源车型官方指导价,上调幅度为2000元不等。到6000元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比亚迪特意强调:“2023年1月1日之前缴纳定金并签订合同的客户不受影响。”——看来,在这份公告中最新加拿大28信誉群,“促销”的含义更为强烈。

不过,作为“加价阵营”的排头兵,比亚迪在近期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显得有些“特立独行”。

10月底,特斯拉中国宣布全系降价,最高降幅3.7万元;随后,特斯拉中国出台尾款补贴、提车周期加快等政策。

除了特斯拉中国,还有福特电马的“跟进降价”、小鹏汽车的“股权调整”、奔驰EQ系列的官方大幅降价——都是明显的“降价”还原营”。

那么,是“上”还是“下”?已经成为摆在所有新能源主机厂面前的一道难题。

行业环境多变,主机厂压力大

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,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行业的大环境。

首先,成本方面,同花顺数据显示,11月23日动力电池主要原料碳酸锂现货成交均价为58.1万元/吨;一年之内,其价格同比上涨了210%。

电池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,势必在行业内形成蝴蝶效应。而处于行业末端的主机厂,在成本方面也承受着“巨大压力”。

例如,赛力斯汽车财报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谁有加拿大28微信群,其股东净利润为-26.75亿元,亏损同比增长39.1%。

近日,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也对外表示:“特斯拉会降价,但蔚来不会,因为没有降价空间,我们目前是负毛利。”

官方信息显示,上述两家车企今年1-10月累计销量均呈现同比增长态势。

不言而喻,尽管销量上升,但成本上升给部分主机厂带来了压力。

其次,新能源国家补贴政策也将在2023年终止(插电式混合动力补贴4800元/纯电动车补贴12600元)。

参考今年一季度新能源价格暴涨,主要原因是动力电池价格上涨。下半年,锂价大幅上涨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;

此外,由于国家补贴的终止,也带来了新的挑战——新能源主机厂年底的成本压力将大于一季度。

逆向操作,谁有销量谁硬

那么在逐渐趋紧的行业环境下,为什么有些主机厂仍然选择“降价”——答案很简单,那就是“销量”。

本文开头提到的“降价阵营”:要么是弱势产品,自身销量不佳,比如奔驰EQ系列;

要么今年销量增速放缓,需要降价刺激市场,比如肩负“赌约”的特斯拉中国。

不难看出,上述“降价”行为——更多的是偶然因素,在行业内并不普遍。

小编认为:在当前的行业背景下,新能源主机厂面临的压力不小,“涨价阵营”或仍是主流。那么比亚迪有什么底气成为“排头兵”呢?答案仍然是“销售”。

乘联会数据显示,2022年1-10月,比亚迪累计零售量达135.8万辆,同比增长238.7%。与今年150万辆的销售目标相比,比亚迪的销售完成率已经超过90%。

此前可靠加拿大28群吧,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在电话会议上告诉股东:截至9月,比亚迪在手订单为70万辆。有了出色销量的支撑,比亚迪自然有涨价的“特权”。

值得一提的是:比亚迪单车利润依然偏低,本轮涨价有一定的客观因素。相比之下,单车利润高的特斯拉频频使出“降价手段”也就不足为奇了。

怎么涨?比亚迪为朋友们“打样”

回到本文开头的问题,新能源主机厂是“涨”还是“跌”?

从目前的情况来看,集体涨价的可能性更大。但是如何降低消费者的抵触情绪呢?未来如何应对成本压力?比亚迪已经为友商“打样”了。

首先,比亚迪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了部分涨价成本。比如,比亚迪在公告中提到:“在纯电动车型方面加拿大28QQ群哪里找啊,最高涨幅为6000元”;相应的国家补贴金额为1.26万元,是前者的两倍多。

其次,通过不断修炼“内功”比亚迪官宣涨价,优化供应链支撑能力,这是解决成本问题的根本手段。

比如,比亚迪通过自身的技术积累,将动力电池、IGBT芯片等核心零部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;不仅实现了自给自足,甚至具备了一定的对外供给能力。

这类似于大坝的作用。即便出现“原材料涨价”等系统性风险比亚迪官宣涨价,比亚迪也可以凭借自身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,实现一定的“稳”能力。

具体到价格策略上——就是即使大家都涨价,比亚迪涨得更少。

当然,除了比亚迪,没有其他新能源主机厂能够做到类似的“生态链闭环”。但在前景广阔的国内新能源市场,一切皆有可能。

结语

一则涨价通知,不仅让比亚迪获得了大众的关注,也为友商们提供了一个“样板”,实在是一举多得。

而比亚迪的“上”,特斯拉的“下”,本质上都是为了促销。但相比之下怎么找PC蛋蛋微信群平台!,比亚迪的主动性明显更高。

在未来的高端新能源市场,比亚迪“仰望”、“腾势”等新品牌也蓄势待发。特斯拉能否顶住压力?我们可以拭目以待。

广告位